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博愛座不可以坐嗎?
近來筆者發現在等候公車上車時,乘客總是一窩蜂搶後半部的雙人座,即使前半部的單人座有位置,許多人也寧願站著;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捷運車廂裡。博愛座似成為一個神聖禁區,這種乘客與座位之間的乘坐關係產生了異化,這樣的現象便值得進一步討論了。
依照維基百科的解釋,博愛座應該稱為優先座,從英語來看,priority seat,的確具有優先的意涵。值得注意的是,優先座並不是一個硬性規定,而是「發自內心的禮讓」。換言之,假若我們能理解這一段對博愛座(優先座)的解釋,便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博愛座並不是不能坐。這個結論並非這麼的淺白單純,而必須包含一個前提,假若你坐在博愛座上,而車內座椅不足時,遇到行動不便者、老人、孕婦與孩童時,應該能夠有意識地讓座,「發自內心的禮讓」。
博愛座所引發的問題,不僅在於我們對於博愛座設置內涵的缺乏,也即是「無法發自內心的禮讓」;同時,也映照出東方傳統價值與現代生活方式之間的衝突。華人世界的社會秩序,長期透過儒家的制式社會倫理藉以運行,這一套倫理秩序即便在現代社會自由主義、個體主義盛行的情況下,並未徹底退位,然而終究有此消彼長的態勢。但問題在於博愛座的設置本質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安全、平等概念,傳統、個體與社會安全三種社會概念變遷的匯聚,便產生諸多個體行為上的混亂與爭議。
也因此,博愛座在台灣是一個生活實踐邏輯上困頓的集合體,是透過制度與團體壓力強制達成它被創造的目的。事實上,台灣博愛座的爭議,從小學生、青年都曾經發生(這正是我們該進一步去追問的),而這些年輕人所發生的問題正好反映出台灣教育並未深刻意識到社會運作邏輯的衝突感。
理解內涵正本清源
所以,我們會發現在每一次的博愛座爭議之中,皆是由媒體、大眾的輿論壓力介入,讓當事人後悔認錯,類似的情節有如跳針重播。漸漸地,我們是透過團體壓力所營造的強制力與輿論暴力,讓人理解台灣的博愛座是必須被讓出來的,它的設置作用固然被完滿了,過程卻是令人不安的。
一個成效不彰、爭議不斷,乃至於背離原意,不也是制度移植失敗的例證?博愛座,做為現代社會一種公共安全的象徵,反映了自由競爭下的冷眼無情,以及台灣教育做為社會化機制的無能為力。如何調和新舊社會的生活邏輯,並且能深切「發自內心」的理解讓座的內涵,才是正本清源的做法。
作者為政治大學社會系 博士生 (王士肯)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20522/34245885
*******************************************************************************************
日前看到這篇文章~頗有感觸...
現在好像變成一種情況,上公車上捷運之後
大多數人寧願站著,也不要去坐博愛座
以我自己來說
除非公車捷運非常非常空~空位很多,那我才會去坐下
不然大多時候都是選擇站著
曾幾何時,博愛座變得那麼神聖而不可進入?
博愛座應該是一般人也都可以去坐的~不限於老人小孩
但前提是看到有老弱婦孺沒有位置坐,要發自內心來讓座
這其實政府也沒有強制規定一定要讓座,端看個人良心
但總是會有一些不知好歹的白目人
故意裝睡,低頭玩手機假裝沒看到,不讓就是不讓
這種行為只能說他們水準低落~素質差,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雖然偶爾會有一些正義哥會要那些人讓座
但這畢竟只是少數出現的正義哥
而有白目不讓座的乘客
自然也會有那些倚老賣老的自大老人
新聞上偶爾都會看到有這樣的老人
大罵年輕人說他們是老人,看到老人不會讓座嗎?
哇咧~政府可沒有強制規定一定要讓座的喔~請搞清楚
那種倚老賣老的老人,我更是不會想要去讓座
因為他們都不尊重自己了,為何我要去尊重他們是老人?
沒錯~人將來都會老,也都會遇到這樣的窘境
但若活了那麼久,還不懂得待人處事的基本道理&禮貌
那那些老人根本也是白活的~還不如早點進棺材好了
我一直認為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短,而在於精彩度...
雖然有白目的乘客&自大的老人
但其實大多數的乘客&老人也都是很能將心比心的
只是常常遇到一種情況,尤其以前我當學生通勤時常常發生
那就是我看到老人家要讓座給他們
但他們往往也是非常客氣說:不用~沒關係,你坐就好!
結果我都已經站起來讓座了,老人卻是非常客氣不去坐
於是就造成了一個位置空在那邊,有點尷尬
而我已經站起來讓座了,再坐回去?好像很怪@@
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
因此現在都幾乎不坐位置的,除非車上真的很空
一來可以避免萬一坐著太舒服,結果真的睡著了
還可能會被其他乘客批評說我在裝睡而故意不讓坐
二來也是避免萬一遇到了非常客氣的老人不坐
那位置就空在那邊的窘境~囧
我是覺得,人家若尊重您是老人
就應該大方接受坐下才對,跟對方說聲謝謝就好
不然讓座的人會很尷尬~老人有時候太客氣也不是件好事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